浅谈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
时间:2021-03-20 08:24:54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学科融合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课程。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學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探寻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点,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阐释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的误区,浅谈音乐学科和舞蹈、美术的有效融合,并以此提出学科有效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学科融合;方法策略
一、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习主席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学科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学科融合教育能够建构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从多角度去思考、研究问题,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世界教育理念先进的芬兰于2016年8月就已经开始实施学科融合,旨在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运用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比较、辨别、分析以及推理等能力。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素质教育学科,是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它具有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培养人的个性等等功能,当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时,不仅可以增加美育功能,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存在的误区
目前,融合教学在艺术学科中已经开始实施,很多学校的艺术学科老师开始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并且逐步在课堂上实施。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以及听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之后,发现在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有的音乐老师是从思想上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因没有理解透彻学科融合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懂得如何具体操作。有的音乐教师则是应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并非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一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只是应付式的进行,这些老师理解的课程融合就是在一节音乐课中,把能用上的其他学科知识拿来用,就是所谓的学科融合。以学习歌曲《春天来了》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入部分是先朗读跟春天有关的诗词,然后再学唱《春天来了》这首歌曲,随后便是“画春天”的场景。这一节课教学内容被分割成语文、音乐、美术三个不同学科的环节。尤其是“画春天”环节,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反而歌曲教学中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虽然“画春天”这一环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本课的学习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音乐学科的本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变成了美术课的附属。而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每个环节没有进行相互的渗透,只是关联学科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跨学科教学,并非真正的课程融合教学。
三、音乐学科与姊妹艺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互相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中,应该是模糊学科边界,而非清晰的知识割裂,而在教学中依然要突出音乐学科的主体地位,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是为了解决音乐课中的问题,深化本课的学习内容,从而培养的创新思维。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音乐与学科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作为一门主要艺术学科,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音乐和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之间虽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依相伴,互相借鉴。因此,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促进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1.音乐和舞蹈的融合
没有音乐的舞蹈如同失去了灵魂,有了舞蹈的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如同一对灵魂伴侣,在教学中,通过舞蹈动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音乐。比如在欣赏《秧歌舞曲》时,学生一听见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他们也说不出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讲解东北的秧歌舞蹈特点,让通过舞步来感受音乐,学生不单只学习积极性高,对音乐的节奏和重拍也很快就掌握了,同时,因为加上舞蹈动作的感受,使学生对东北音乐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学习内容。
2.音乐和美术的融合
音乐和美术的融合是听见和视觉的结合,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音乐通过和美术融合可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音乐。音乐中有一种“交响音画”就是以绘画为体裁,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在五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有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就是一首交响音画,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这是一首用音符绘成的生动画卷。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一生致力于把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巧妙地结为一体,如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把《茫茫之夜》称之为《夜曲》等,作家通过把音乐和美术的融合增强视觉感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建议
音乐具有大众性,可以作为调节身心、舒缓情绪的工具,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等等,无论那种类型都能与人产生人情感上的共鸣。音乐和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学科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在学科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音乐课程的融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课程的特点,不能丢失音乐的主导地位,必须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如学习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时,如果单单聆听乐曲,想象力较差,或者说对音乐感知不灵敏的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学时可以融合语文学科的《威尼斯小艇》一课内容,通过朗读其中描写“威尼斯”异国风情和小艇的段落,音乐和文字的结合,使学生对威尼斯的风景变得栩栩如生,音乐有了画面感,变得生动起来,如果再结合信息技术的视频教学,画面就完全清晰了,这些课程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这首乐曲,本课所融入的语文知识是为音乐服务的。融入这些课程后,学生对学习乐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
进行学科融合教师需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以往的音乐教学,教师只需要具备教授音乐知识该有的技能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科融合,既要考虑到音乐学科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还要找到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交叉点,建立与多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挖掘,才能进行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在教学《放纸鹞》一课中,按照教学参考要求,本课内容是属于台湾歌谣系列,歌曲旨在表达希望两岸同胞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这是属于情感教育的一首歌曲。然而在这一学习内容中,我向学生提出疑问题:为什么歌曲题目是“放纸鹞”而不是“放纸鸢”或者是“放风筝”?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陷入思考,他们并不知道风筝的由来。因此,本课教学内容结合了历史学科知识,从“风筝的演变”开始教学,又通过粤语的读音,读“放纸鹞”,引导学生了解到南方一直保持着“纸鹞”这个古老的称呼。歌曲《放纸鹞》是由台湾歌谣《一只鸟仔》改变而成的,本课又结合了语文知识,把“村居”这首古诗融入到歌曲中,进行填词创作,使它成为新的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师理解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是有时也可以跳出教材,深挖教材之外的知识交叉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学习能力。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大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使他们跟上新时代教育的步伐,当然,这就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视野,做教育最好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