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大全五篇
时间:2021-07-15 13:58:26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实践证明,搞好扶贫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进一步体现党的宗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政治大事;是落实党的富民政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稳定农村局势的实际步骤,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经济任务。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大全五篇。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1
关于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通知
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要同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灵魂,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通过建设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民风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内容,培育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民易于践行的实践载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新风在农村得到认同和固化,培育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二、主要内容
1、建好管好文化活动阵地。农家书屋坚持定时开放,满足众多群众借阅;村广播室经常播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整合农村现有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电影放映、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
2、建设乡村文明一条街。在农民群众居住集中的街道、村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乡村宣传文化街、文化墙、宣传栏,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典、文明礼仪,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各村委会及村小组要制作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久性字牌。
3、制作善行义举榜。在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街道、院落、广场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展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好人好事,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
4、有一个道德讲堂。有固定场所,按照“看一部事迹短片、讲一个道德故事、诵一段道德经典、谈一点道德感悟、送一份吉祥祝福”的流程办好道德讲堂,并利用道德讲堂举办各种讲座,讲文明礼仪、讲科学技术、讲法律法规、讲形势政策、讲党的建设、讲党风廉政、讲传统文化。
5、有一整套乡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进去,坚持依法治村,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立足本乡本土实际,发动农民群众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反对“黄、赌、毒”,反对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提倡绿色、环保、节俭的新生活方式,在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6、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雷锋精神感召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星级文明户”。通过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以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传播好村风、好家风、好民风,增强广大农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及影响力,发挥“十星级文明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农村。
8、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为内容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层层寻找景洪好人。
9、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创建活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强化对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思想道德、法治教育。
三、相关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请于每月8日前将当月工作开展情况报市文明办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2
脱贫攻坚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基于对当前形势正确认识基础上作出的重大部署,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
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社会长治久安,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而面对目前贫困人口众多的现实,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全民动手,八方支援,消除贫困也就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使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扶贫攻坚的战略任务,逐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这是基于对脱贫意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以老区为代表的贫困地区。一般说来,老区大都处于偏远地方,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基础薄弱。老区人民富有光荣革命传统,有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产业造血为根本,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工作的头号工程,在全国老区率先摘掉贫困帽子,成为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模范,创造了新的历史功绩。
脱贫攻坚是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的现实需要
在一个时期内,我们采取“输血”“漫灌”的方式,多注重物质方面的扶贫。有的地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打算,忽视贫困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的贫困主体存在“等靠要”的倾向,“我要脱贫致富”的观念较为欠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贫困群众要培养“内生动力”,用自己的双手拔掉“穷根”。
脱贫攻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分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14年的4.2%,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减贫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其成就足以载入人类发展史册。为保障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效仿的目标。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向贫困开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中国将为此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3
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目标导向和根本保障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成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不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高瞻远瞩,而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国情,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贫困”始终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消除贫困,为人民做实事,让人过上好日子,始终是习近平长期以来的理想和信念。在长期的地方工作中,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以来,他满怀炽热深厚的人民情怀,誓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新冠肺炎疫情施虐的特殊时刻,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心中重于“天”,他念兹在兹的始终是“人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访困问需、奔波不停,足迹遍布中国的贫困地区,从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山区到革命老区,从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到如今草繁林茂的贺兰山,从平原到山区,从南粤大地到塞上边陲,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和声音,他以不懈的脚步丈量着中国的每一寸贫困角落,筹划着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扶志扶智。
脱贫攻坚的目标导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对贫困人口基数庞大,特别是农村贫困集中连片特征明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脱贫攻坚的思想体系中,目标高远,指标具体,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要求到2020年首先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提不切实际的目标,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避免陷入“福利陷阱”。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的目标导向,将我国贫困治理纳入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常态轨道,意义深远。
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系统工程,是一场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的总体战,既需要快速做出总体研判、总体部署和总体指挥,又需要有及时反应力、资源整合力和强大执行力。尤其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坚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才能把握时机,有效避免各种权力掣肘、利益羁绊等制度性障碍和歧见。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昭示了一条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优势,通过精细的顶层设计、周密的战略部署、强大的动员能力,才能取得成功。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党在脱贫攻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的能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一切人财物资源,互相支援,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脱贫攻坚的方法路径:精准施策、稳步推进
脱贫攻坚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走什么样的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事关脱贫攻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建构起了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脱贫攻坚的方法论,确立了由精准脱贫、精神脱贫、协同脱贫和廉洁脱贫组合起来的方法和举措。
精准脱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也是关于脱贫攻坚的路径指南。中国地域辽阔,贫困状况千差万别,“精准性”成为脱贫攻坚战获得事半功倍成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提出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一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四个核心问题”,避免了长期以来大水漫灌式的贫困治理瓶颈和供求不匹配的老大难,使有限的资源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用。为了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得以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取得成效后作出了周密安排,提出了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应对举措。
精神脱贫的提出,是一个重大创新。传统的救济式“输血”式的贫困治理只能改善贫困者的客观物质条件,“授人以渔”的造血式脱贫才能激发贫困者丢弃“贫困思维”,焕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意识、思路和能力上主动摆脱贫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精神脱贫,通过调动内因的积极作用,使贫困主体树立摆脱贫困、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意志,培育勤劳致富的原动力,强调脱贫攻坚贵在“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只有精神上首先脱贫才能使贫困群众的内在主体活力得以开拓,才能取得长效的可持续的脱贫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上,要求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区域协调、东西互补,先进帮后进,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多元主体联动,各方力量协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单纯的贫困治理,而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事关党的作风建设、组织队伍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脱贫攻坚领域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同时构建起从省、市、县、乡到村的脱贫攻坚五级责任体制,对脱贫攻坚进行阳光化管理,对脱贫攻坚效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估和考核,并建立最严格的监督问责和惩处机制,防止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数字脱贫、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各种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发生,严守脱贫攻坚的红线和底线。
回应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回应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因此具有深刻的历史厚重感、明确的现实导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有着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实践根基,是历史与现实的耦合、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终极追求,将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其中;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消除贫困、追求幸福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体现出高度的历史传承性和统一性;立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最大的国情,又密切追踪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脱贫攻坚思想和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科学性,促进了现实对历史的递进和开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现实逻辑和人民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思想体系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全面小康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形成内外因协同推动的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夺取脱贫攻坚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整体逻辑和科学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贫困的现实存在要求人们在脱贫攻坚时尊重贫困发生、发展与治理之间联系的普遍规律,用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指导实践。这一思想体系的多维内涵彼此联系、互为补充又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从问题出发,运用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路径和方法,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重视个体、精准施策,协同联动,科学推进,以强有力的物质、精神和组织保障作支撑,指导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系统回答“什么样的贫困治理、怎样进行贫困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巩固温饱成果、化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我国贫困治理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和新发展,系统回答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贫困治理、怎样进行贫困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继承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分析我国贫困问题特征及深层次矛盾,科学提出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脱贫攻坚的根本思路和策略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相结合的新境界、新成果和新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其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其实践价值在现实中得到检验。在我国脱贫攻坚攻克“大难题”、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为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复杂多元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路径遵循,实现了脱贫攻坚从理论向实践的回归。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的力度、深度和精准度都达到了新水平,贫困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2012年至2019年,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9年底的0.6%,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将有累计超过1亿人口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在践行这一思想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创造性地涌现出许多脱贫攻坚成功案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攻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最后,为国际社会的贫困治理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具有突出的国际价值。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国成为全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世界上许多减贫任务严峻的发展中国家纷纷从我国的成功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治理的实践探索,检验于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场,深刻揭示了贫困发生及有效治理的根源性问题,特别是社会制度层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性与精准性相结合、高效性与长效性相结合的脱贫攻坚新思路,为世界上广大的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原因复杂、治贫难度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开展科学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思路,对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4
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率从10.2%下降到1.7%以下,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也不断增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国务院明确表示,2019年减贫目标是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但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对应的就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低。部分边远地区、老革命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甚至有的地方形成区域连片式、整体性贫困,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陕北贫困农村插过队,时经七年,深入了解到贫苦人民的困苦与不易,一直心系贫困人民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等地方任职期间,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获得农村基层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经过实践检验,总结出“弱鸟先飞”“扶贫先扶志”等成熟的扶贫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作为工作的重心和核心,不断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地区考察,与贫困人民进行深入的交谈,对扶贫的大格局、扶贫的战略等做出创新性思考,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的新思想,并做出基本要求,即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世界减贫与发展高层会议上提出“五个一批”工程的扶贫构想,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提出并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扶贫基本问题。这一系列工作经历及实践调研,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扎实的实证资料。
目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比较丰富。有学者从理论渊源上探究形成的缘由,如王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是共同富裕,战略起点是弱鸟先飞,灵魂精髓是精神脱贫,实践基础是基层领导。雷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基本点,即:一个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的精准扶贫,五个基本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也有学者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著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行总结分类,即: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发展是摆脱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扶贫需要切实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管理体制创新;扶贫攻坚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社会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两步走”发展战略,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新特征和时代价值研究得相对较少。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新特征及时代价值
目前通过扶贫建档立卡已经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以第一书记或干部驻村来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以“五个一批”“六个到村到户”“十项行动”等来解决“怎么扶”的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全人类的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一)党领导下的多元化合力打造扶贫大格局
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同时,也离不开群众的内生性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就曾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和国家实行单位定点扶贫,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以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等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不仅为帮扶对象带来资金、物质等直接性经济支持,更是为贫困群众带来生产新技术、教育力量、创业就业新平台等可持续性发力的脱贫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党政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建立紧密联系,特别是贫困群众,让党员干部通过调研工作,获得扶贫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多元化扶贫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企业等经营性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到扶贫帮扶中来,“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促使形成集国家、社会、市场多元化力量为一体的全民参与式扶贫大格局,以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早日取得全面胜利。
(二)共享、绿色理念下扶贫成果惠及贫困人口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的生活改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人民性、稳定性以及长久性。以人为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要更加公平地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争取消灭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共享理念引领扶贫开发,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扶贫方式,助力扶贫成果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地理位置或其他因素特别恶劣的村庄,可以考虑采用村庄整体搬迁的扶贫方式,但在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要以保护地域生态为前提采取适当的帮扶方式,包括道路、水源安全、危房改造等,做好生态防护修复,实现可代际传递的长期脱贫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落下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及个人,使贫困人口能共享脱贫成果。
(三)为全球减贫工作贡献重要思想
消除贫困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事情。贫困是全人类的公敌,需要全世界人民一起共建一个没有贫困人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通过长久规模性的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科学的扶贫思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政府为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因人因地、因村分类、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扶贫、生态扶贫、重点扶贫、多元扶贫的方式。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合作,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的减贫思想和经验已经获得国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在2017年10月9日北京召开的国际减贫发展高层论坛上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我国的精准扶贫思想,指出: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并达成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就是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唯一路径”的共识。脱贫攻坚战略已经不仅是我国的千秋功绩,体现中国特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颇大成效。党的十九大已经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把精细化扶贫与构架大扶贫格局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做到“真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5
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多次就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性的深刻阐述,指引我们更充分地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和工作主动性。
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的济贫历史同样久远。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观点和论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民本、大同思想为基础的慈善传统,开展了以个体、邻里、宗族、会社、机构及政府为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为近现代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3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2012年底,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全国还有近亿农村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3年后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基本需求,通过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在参与中的主体感、获得感,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必然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培养锤炼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贫困村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之一。脱贫攻坚各种政策的落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支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仅有事干,而且有条件干事、干成事,这对于年轻干部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有价值的。把干部锻炼培养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真正能干的干部派下去,若干年后,这些干部中就会出现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对整个社会扶贫济困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更和谐的发展氛围,都是重要抓手和载体。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减贫发展的同时,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彰显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不仅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而且定点扶贫成为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了解农村、密切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广泛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扶贫济困的情感,在帮扶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扶贫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有效解决贫困瞄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而且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亮丽风景。
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
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年至2010年间年均减贫人数的两倍多,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集中投入,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条件的明显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明显提升,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退耕还林等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奠定了实现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有机结合的基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明显提高了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全体人民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从治理维度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扶贫开发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改革为动力,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责任体系。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强化东部省份和中央各单位脱贫攻坚责任。二是政策体系。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三是投入体系。确保扶贫投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相适应。扶贫资金由过去的中央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中央、省、市县投入“三三制”局面,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成为新的投入渠道。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和扶贫再贷款政策,加强保险扶贫、资本市场扶贫和土地政策支持等。四是工作体系。开展建档立卡,摸准贫困底数,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组织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分类施策,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制定退出办法,严格考核评估,着力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五是动员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化细化中央单位、军队和武警部队定点扶贫。动员中央企业开展“百县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确定10月17日为国家扶贫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和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建设中国社会扶贫网,不断完善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六是监督体系。对各地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民主监督,中央巡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加强纪检监察、检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和媒体等监督力量的合作,改进督查巡查办法,确保监督工作质量。七是考核体系。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办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办法,组织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媒体暗访,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
这套体系的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科学性、指导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