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时间:2022-04-29 08:56:43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通过这次体验式培训,我要把这种爱传承下去,把这爱播种在乡村的土壤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本校的师生共同分享,让他们更加了解‘爱飞翔’,喜欢“爱飞翔”。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1
XXX,男,汉族,1978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16年以来一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6年来,他一直埋头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得到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一、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工作能力
在XXX县的乡村振兴领域,XXX的业务能力水平是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认可。而这一切来源于他对业务和政策不断的学习和执着。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自参与工作以来,XXX同志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他非常重视对乡村振兴领域业务知识的学习。他积极参加省级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他还到其他市县实地学习先进的经验。与兄弟市县业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潜心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他在主持编写全县的优惠帮扶政策手册编制过程中,为了确保优惠政策手册通俗易懂,他自己对草稿逐条逐句研究,自己先吃透弄懂,几易其稿才最后定稿。从而确保手册既严谨,又通俗易懂,方便广大帮扶人和脱贫户理解掌握。
二、以身作则,为事业全力拼搏
自从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全力拼搏,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力量。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数据统计工作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刚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他面临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一穷二白的数据库。在工作开展初期,帮扶对象的数据变化较大,而且所有人都在进行系统录入,系统经常卡顿或瘫痪,增加了系统数据录入难度。为了回避各地登录的高峰,他和乡镇的专干人员、系统录入人员十余人采取错峰录入的方式。他们每天早上三点至八点,中午等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吃饭休息的时间,他们开始录入,晚七点至十点在单位进行集中录入系统。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和年轻人一样连续工作,经常录入的眼睛都花了,看数据和表格都重影,鼠标都点不准位置。为做好帮扶对象的识别,动态管理、退出等系列工作,他和XXX办、乡镇的基层同志一起,研究方案、琢磨流程、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看似简单的工作,但是却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体的流程、环节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为此,他和全县的XXX干部始终严格要求全县X个乡镇X个行政村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步骤开展相关工作。在帮扶对象识别和退出上,严格遵守识别和退出流程,确保识别和退出工作严谨规范,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为了让广大帮扶干部能准确做好建档工作,他还制作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相关表格填写模板和说明以及动态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动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他还和同事到各乡镇给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开展培训,讲解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期间,他走遍了全县XX个村。
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了做好全县动相关业务解答,他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全县的帮扶责任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乡镇工作人员,随时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无论早晚、节假日都能得到他的认真细致解答。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接到100多个各类询问电话。电话打到没电是常事,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曾经想把手机从智能手机换成电池更抗用的老人机。几年里,他没有休过年假,晚上经常加班到半夜,春节期间也仅休息了四天时间,“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他工作是日常写照。为使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的子女都能享受到这项些惠民政策。在每次发放之前他都要对学生申报的材料逐页逐项审核,比对往年度享受过补贴而当年未申报的学生名单,逐个联系确认,以免学生错过申报机会,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应补尽补。
三、默默奉献,善作善为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例外,他爱人是老师,还是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孩子外地读高中,家中老人体弱多病,都需人悉心照看与陪伴,尽管如此,为了全县的工作,他在工作上投入了自己全部精力,舍小家、为大家,每每想到这,都感到对家庭的深深愧疚。这几年来,为了做好各项工作,他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双休日,不记得献出多少个“白加黑”,面对女儿埋怨的语言和妻子抱怨的目光,他只能继续勤勤恳恳的奋战在XXX工作上。妻子做腰间盘手术,手术后需要人全程陪护,他只是陪护了2天,工作忙不开,又找亲戚帮忙照顾,自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他深知,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他将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善作善为,为打赢这场新战役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2
创业不问“出身”,他是登高望远的“潮头型”追梦人
徐小旭在读高二时父亲病逝,母亲听力不好,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欠了十几万的外债。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大学期间,他勤工俭学,通过带家教、摆地摊、创办辅导学校,攒下22万元成为他回乡创业“第一桶金”。2011年,徐小旭从皖西学院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工作,毅然决然的回乡创业。经过大量市场调研,他认定皖南土鸡和淮猪规模化养殖和品牌化经营前景广阔,创办了安徽金河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坚持“自然生长,美味健康”的产品理念,创设了“草青山”品牌,成功开拓了长三角市场。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资金短缺成为难题。他多方考察、集思广益,以入股的方式招募合伙人,将股权分为决策股和分红股,企业员工同样入股分红,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公司现有桐城市清水塘种猪繁育基地等四个养殖基地,桐城市区和上海专卖店16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0余万元。“草青山”品牌黑猪肉、土鸡、鸡蛋等,从鲜为人知到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公司经济效益逐年稳步上升,产值突破亿元。被评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首批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安徽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
履职不在“大小”,他是担当实干的“硬核型”带头人
2017年4月,刚刚30出头的徐小旭临危受命,被吕亭镇党委任命为金河村党总支书记,自此以后,金河村村民口中多了一位“小书记”。出生在金河村的他,对家乡和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是他的夙愿。他深知,要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是抓手,产业发展是重点,因地制宜是关键。他遍访金河村110户贫困户,结合走访的第一手资料和村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由金河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给贫困户养殖,并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养成后公司统一回收销售,帮扶带动600余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带领他们稳定脱贫。
金河村曾经是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作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徐小旭积极发挥“头雁”作用,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突破口。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3000㎡,以优质蔬菜种植为主,打造温棚蔬菜基地。积极整合土地资源,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运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治理、宅基地复垦等项目,不断实现农村集体资源增值。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万元,成为桐城市集体经济发展先锋示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了金河村为民服务的“底气”,在徐小旭提议下,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950㎡的金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村民教育培训、议事办事、文化娱乐的条件。与此同时,他还建立“双培双带”信息库,通过开展培训、结对帮带、建设示范基地等模式,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经过几年努力,金河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3000余元提高到2020年的近3万元,走上了长效、稳定的致富之路。
授人不在以鱼,他是创业青年的“授道型”好榜样
徐小旭始终认为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只有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才能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在公司成立初期,他便吸引了8名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血液。2017年,徐小旭当选为安庆市人大代表,他经常帮助其他青年分析创业项目的利弊与发展空间,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动员他们积极回乡投身乡村振兴。在他的示范带动和精神感召下,先后有10余名青年回乡创业,年轻人周桃铸大学毕业后主动请求回村工作,壮大了金河村两委的力量。相邻的合河村村民杨杰依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发展养殖行业,年收入突破20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他还多次受邀回母校分享自己的创业和基层工作经历,与皖西学院合作建设就业基地,为母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一名村级致富的带头人,一名乡村振兴领路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先锋,一名群众的代言人,徐小旭将继续脚踏实地,守好“红色根脉”基层阵地,擦亮“金色河湾”基层底色,努力成为堪任新征程重任、具有桐城辨识度的“领雁先锋”。
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材料3
**XX同志自2018年3月任**XX村第一书记以来,从严履行“第一书记”职责,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以富民强村为己任,真抓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驻在的**XX村脱贫摘帽,圆满完成省州检查验收。
一、 强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一)抓政治理论学习,提升队伍素质。组织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同志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一是增加农民夜校开班次数。制定年度农民夜校实施方案,争取乡党委政府和县相关部门支持,按照实际需求,邀请专家、农技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到村授课,驻村工作队深入到田间地头主动找对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仅2019年开展培训16场/3200余人次;二是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评星定级”,固定党日+主题党日相结合,强化党员同志党性锤炼,自觉增强宗旨意识。
(二)抓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队伍活力。为充分发挥驻在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该同志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别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发宣传画报、编导文艺节目、组建“民生民情”微信平台,多渠道开展教育引导,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进一步统一了党员思想,提高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一批思想品德好,农村事务处理能力强,政治要求上进的年青人发展进了党员队伍,并均已进入预备党员转正程序。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锤炼队伍作风。积极开展“党徽闪闪,光彩照我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广大党员在环境综合整治,村道硬化,村委活动室维修,村内堡坎建设,桥梁加固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锤炼党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作风。协助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完成了“百企帮百村”项目、400万防洪堤前期测量等建设项目。
二、强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积极培育集体经济。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中蜂养殖,2018年产蜜300余斤,按50元/斤售罄,盈利1.5万余元。2019上半年产蜜100余斤(第一次取蜜,预计8月份第二次取蜜),按80元/斤售罄,盈利8000余元,群众参与分红,切实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倾心发展到户产业。帮助该村26户贫困户制定巩固提升规划,并针对性指导规划好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协助完成人均1000元的到户产业资金扶持,帮助贫困户及村民发展花椒、重楼、中蜂养殖等,取得了明显实效,深受群众赞誉。
(三)立足长远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村第一书记,他作风务实,农民夜校讲党课,进村到组开大会,与当地群众同劳动、听民意,讲政策、转观念。积极配合联乡县级领导,与大家一道,请能人返乡、贤人下乡、专家到村,号准脉攻坚拔寨,开良方力拔穷根。一是激活汗牛籍州县离退休领导、公职人员、外出经商务工等乡贤细胞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二是紧紧围绕县委“三县三地两区”战略目标暨将汗牛片区打造成全县“南部原生态藏歌舞体验区”战略部署,谋定而动,抢抓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统一干群思想、转变群众观念,激活“乡贤细胞”, 整合“五个一”帮扶力量,带领该村群众积极配合帮扶部门组织的省州内藏学界专家挖掘汗牛故事,擦亮汗牛淳朴民俗底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使阿斯隆村道路交通准入、活动阵地建设、民居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培育长足进步,群众内生动力明显增强,集体、国家意识明显提升,特色农产品首次以旅游产品的身份展现在游客面前,实现“留客梦”,尝到“旅游饭”,收获第一桶金。
三、强政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充分利用“一家人·一家亲”金津结对共建活动资源优势,加大临界贫困户学子助学、帮扶力度。联系爱心人士、协助新津县委政法委帮扶2名贫困学生;争取派驻单位支持,开展“忠诚卫士我争先,我为扶贫做贡献”活动,号召政法委干部职工每人每月拿100元爱心资金,资助14名临界贫困户学生;二是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政策(“四项基金”、教育扶贫基金、医疗扶贫基金等),帮助该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20多名学子在网上申请教育扶持资金;三是入户宣传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性生活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主要帮助大病户杨安富申请民政、红会救助资金4万余元,魏树全民政救助1万余元,其他临时生活救助10余户;四是通过全覆盖走访农户,察看他们房屋受地质滑坡影响情况,摸清底数,并按4500元/户为21户农户申请农房加固维修项目,目前已全部验收合格。
驻村工作组3人中,他年纪最长,凡事都亲力亲为,大到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小到完普“一档一册”,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报送各类统计报表,他都亲自完成。真是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要意自下厨给同组的两个年轻人炒菜做饭,他的执着、厚道让队员们伸出了大拇指,都称他是工作队的“好队长”,“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