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狗族”词语浅析
时间:2020-12-28 20:09:37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 在东北方言中,有很多与狗有关的方言词汇。这些方言词汇基本上以名词类、形容词类和以“狗”为核心组成的骂人话为主。在这些“狗族”骂人话和形容词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贬义。本文在列举这些“狗族”骂人话和形容词的同时,从历史、现实和文化角度分析了这些“狗族”词语大都具有贬义的原因。
关键词:东北 方言 狗 词语
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有人类出现,狗就成为人们的朋友,陪伴在人类的左右。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狗与人类相依为命、共同进化和发展。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东北少数民族早就与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狗一起狩猎和共同生活。东北地区地处严寒,地域非常辽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东北这块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肃慎、东胡、濊貊等少数民族,而现今仍生活在东北的蒙古、满、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达斡尔、赫哲等民族都是这三大民族的后裔。
一、东北少数民族与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狗是满族人最真诚的朋友,面对冬季严寒和山高林密的自然环境,满族人要想生活下去没有狗做帮手,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满族人进山打猎时,狗首先是满族人的向导。面对莽莽的大山,猎人非常有可能迷失方向,这时狗会成为猎人的向导,把迷失方向的猎人带出莽莽的大山。
狗还是满族人进山打猎时的保镖。狂野的大山中,不只是拥有麋鹿、野兔等这些相对温顺的动物,还会有狼虫虎豹野猪等那些烈性大号野兽。一旦遇到这些野兽,狗首先会狂吠以告知主人危险临近。一旦野兽靠近,猎人无法脱身,猎狗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与比自己大得多的野兽拼死争斗,以保护主人的安全。而“义犬救罕”的故事,更能说明狗对人的忠诚。据说老罕王努尔哈赤当年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差。一天李成梁酒后对努尔哈赤说其脚上有三颗红痣,所以上天才派其到这里做总兵。努尔哈赤当时也喝了点儿酒,顺口就说自己脚上有七颗红痣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成梁一听这还了得:“我有三颗痣才当了总兵,你有七颗痣将来还不当皇帝,我得找机会你先把你干掉。”当李成梁要实施这一想法时,有人就把消息报告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听后急忙骑上大青马,带上大黄狗猖狂出逃,而李成梁则率兵紧追不放。当来至靠近水边的芦苇荡时,大青马因长途奔驰未得到休息而一命呜呼,努尔哈赤也累得昏睡过去。面对这一大片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李成梁也是没了办法,于是命手下放火烧。眼看着火烧得越来越近,但努尔哈赤还是昏睡不醒,这可急坏了在旁守候的大黄狗。于是黄狗急忙跳进水里,用带着水的身体去压倒努尔哈赤身边的芦苇。大黄狗就这样来来回回奔跑了无数次,努尔哈赤身边的芦苇被弄湿了、压倒了,最后努尔哈赤得救了,而那只救主的大黄狗,却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累死了。“犬马之劳”这一成语,大概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狗还是满族人生活中的帮手。满族人出去打猎时带上狗,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狗能把受箭伤的猎物叼回来,免得主人找不到。同时狗还是看家护院的好手,当有陌生人或野兽靠近时,狗会第一时间用吠叫“通知”主人有危险靠近,需要注意。另外,在漫长的冬季里,狗还能帮主人拉爬犁运送物资。
总之,狗在东北少数民族中,特别是满族人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满族人也把狗当做家庭一员。早期满族人住所分三层,狗担当侍卫住在外层。当家里养的头狗死亡后,家人要举行隆重的葬礼予以厚葬。在满族人的传统习惯中,不打狗,不骂狗,不戴狗皮帽子,不穿狗皮做成的衣服,吃狗肉更是绝不可能的事。蒙古人其实也有类似的风俗习惯。
二、与狗有关的东北方言
东北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狗积累了浓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在东北方言中出现大量与“狗”有关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东北边地开禁,大量的汉族人“闯关东”来到东北。汉人的大量涌入,虽然有助于开发东北,但是汉人的一些生活习俗也与满人等少数民族发生冲突。如汉人为避寒冷,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吃狗肉的这些做法也着实让满族人生厌。所以当汉人进入满族人家里时,必须脱掉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然后才能进去。但是满汉文化,尤其是语言也在这种冲突和磨合中出现了一种交融现象:汉语言受东北语言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语言现象。
(一)带“狗”字的名词
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很多新的事物,如何给这些事物命名,同时又容易让人理解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东北人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想到了用“狗”给事物命名。如狗枣子,指的是一种野生果实,其果肉软而多汁,甜而微酸,气味芳香。对这种美味而又有一定要价值的野果,东北人称之为“狗枣子”。狗碰儿,一种简易棺材。过去人死后要用棺材装殓埋入地下,而有些恶狗由于饥饿就会把做得不结实的棺木扒开,而对很结实的棺椁无能为力。因此,早期东北人就把那种破的不能再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棺木称为“狗碰儿”,形象而真切。狗剩儿,有的地方也称为“狗剩子”,从字面理解是狗吃剩下的东西,有贬义,引申为狗都不要的东西。在东北农村,有时给孩子(多指男孩)起名“狗剩儿”或 “狗剩子”,暗指连狗都不稀罕,老天爷更不会待见了,主要是为了好养,不至于夭折。狗头,早年时一种驳壳枪(手枪)的枪机,也叫“大狗”,可能这种东西类似于“狗头”而得名。其他的还有:狗头金,指略似狗头状的纯金块;狗牙儿,旧式布鞋前脸上掐的棱儿;狗咬纹儿,犬牙交错的图案或花纹;狗牙鱼,一种鱼,长头扁吻,背有硬鳍,能刺人,重不到一斤。
对以上这些以“狗”字为核心组成的名词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用狗身上的部分器官,如狗头、狗牙、狗尾巴等为某些事物命名。这样命名之后,很容易让人理解和明白,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如上文提到过的“旧式布鞋前脸上掐的棱儿”,这个“棱儿”其实很抽象,不好命名。如还叫“鞋前脸上掐的棱儿”就显得啰嗦,也不实用。如果叫“虎牙儿”或“豹子牙儿”,人们又很少看到真正的“虎牙儿”或“豹子牙儿”是什么样的,不容易对比。所以东北人就用大家最熟悉不过的“狗牙儿”命名这道“棱儿”,很形象、也很逼真。
(二)带“狗”字的骂人话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东北方言中出现了许多与“狗”字有关的骂人话,下面我们选取一些进行分析。
帮狗吃食,指的是帮助坏人做坏事;狗扯羊皮,指有些人闲来无事,干一些无聊扯皮的事;狗打连环,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干坏事;狗娘养的,暗指有些干坏事的人不是人(狗揍的也有此意);狗男女,指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男女二人;喝人肚子还喝狗肚子了,意思是喝酒之后耍酒疯是不应该的,因为喝了酒之后的人仍然是人;狗颠肚子,形容跑前跑后献殷勤的样子;狗屁不是,表示否定,(人或事物)毫无可取之处;狗色(sǎi),软弱无能的样子,难看的样子。
这些以“狗”字为核心组成的东北方言骂人话,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一针见血、入目三分。这些骂人话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人比喻成与狗同类,或连狗都不如。
(三)带“狗”字的形容词
比用带“狗”字的骂人话骂人要好一点的是用带“狗”字的形容词来讽刺和挖苦人,这也是东北方言的一个特色。
1、比喻物品和人的外貌:狗尿不骚,形容物品的质量极差;人模狗样,说明挺像个人样;狗头臊脑,形容人丑陋猥琐的样子;狼脸狗挂,形容气色不好,脸色不正常。
2、比喻人的个性:狗气,比喻人抠搜;狗性,说明人小气;傻狗不识臭,比喻人心眼实在容易受人怂恿而干坏事。
3、形容人与人的关系:狗肉贴不到羊身上,比喻没有亲缘关系难以互相接纳。
4、形容人的行为:人脑子打出狗脑子,形容打仗打得激烈而混乱;招猫逗狗,比喻爱惹事生非;狗奘狗奘,比喻人说话粗鲁,态度生硬;
这些带“狗”字的比喻人或物的形容词,比较生动形象地把人或物描绘出来,给人好理解且贴切直观的感觉。
三、“狗族”骂人话与形容词分析
从以上列举可以看出,“狗族”骂人话和形容词比较多,东北方言中这些词语的利用率也较高。而在普通话中,有些“狗族”骂人话和形容词也在大量使用。如鸡鸣狗盗,比喻偷偷摸摸;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的行动;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声色犬马,指穷奢极侈地享乐;狗皮膏药,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药来骗取钱财,用以比喻骗人的货色;狗屁不是,形容话或文章极不通顺;狗头军师,对专在背后出谋划策的人的蔑称。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这些“狗族”骂人话和形容词基本都带有贬义。当然,骂人话本身就具有贬义,但是“狗族”形容词也基本都具有贬义。如果有那么一两个词语具有褒义,也不是“狗族”而变成“犬族”了,如犬马之劳、犬马之心等。狗本来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这些“狗族”词语都带有贬义?
1、农耕生活使狗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弱化
在东北,汉族人没有像满族人那样把狗当做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看待,这可能与双方所从事的职业和事业有关。满族人以狩猎为生,且有“义犬救罕王”的美谈,因此理所当然地把狗当做“座上宾”看待。而东北汉人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即使在农闲时出去打打猎,也只是为了玩玩儿而已。因此在东北汉族人的生活中狗已完全不是“一等公民”,已经沦落为“末等公民”,甚至连猪的地位都不如。如果狗在夜里或有外人来时不吠叫几声,证明自己还有点儿用,那么连存在的价值都没有了。这时的狗已完全失去了在满族人家里的威风,被主人呼来唤去的,甚至还常被打,甚至被杀掉吃肉。在主人眼里,狗开始成为“不干正经事”、可以随便打骂的东西。而那些不干正事儿、胡乱搞的人理所当然地被骂成是“帮狗吃食”或“狗娘养的”等等。
2、中国文化传统的习惯使然
从东西文化差异来看,东方文化更多是从狗的奴性角度挖掘狗的天性,认为狗就是那种摇尾乞怜的动物,具有极强的奴性色彩。而这种摇尾乞怜式的奴性是与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格格不入的,不是应该弘扬的主流,因此必遭排斥和谴责。在儒家思想中强调的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狗被看做只会摇尾乞怜、奴性十足的动物,那么把狗比喻成具有类似特点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无论在文学家的笔下还是在政治家的文章中,狗都成为贬义的代名词。在鲁迅的文章中,“乏走狗”、“洋狗”、“叭儿狗”等各种富含深意的狗的形象比比皆是,就是没有一条好“狗”。在韩愈的笔下,狗也成了“蝇营狗苟,趋去复还”(像苍蝇一样到处钻营,像狗一样苟且求活)的玩意。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把顽固分子比做“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古往今来,国人似乎只有把那种具有奴才嘴脸的人骂做“狗”,才能一解心头之恨,才能弘扬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实,从这一点来看,狗确实有被冤枉之嫌。
3、东西方文化差异
其实狗并不是如国人想象得那么奴才味十足,只不过是东西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发掘更多的是狗的“忠诚”,因此才会有If the old dog barks,he give the counsel. “老狗叫,是忠告。”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都有得意之时”等这些把“dog”正面化的词语。以此来看,东方人只是看到狗奴性的一面,而没看到或不愿意放大狗忠诚的一面
注:本文为2013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从东北方言特点研究东北文化》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2013B254。
参考文献:
⑴《四书五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11年3月第2版。
⑵《东北方言概念词典》,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
(薛俊生,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