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汉译,启后世之思
时间:2020-12-26 00:17:07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浩浩荡荡的佛经汉译活动历千年,经数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翻译高潮。佛经汉译活动对当时诸多领域影响颇深,比如在哲学、文学、天文历算等方面都可窥见其影,因此囿于历史,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当时的影响。本文在先前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佛经翻译活动及其特定领域的影响,以古鉴今,探究佛经汉译活动对后世的启示。
关键词:佛经汉译 历史影响 后世启示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一、引言
自东汉始,于宋代终,历经千余年,中国的佛经翻译由发轫到高潮终至衰落,学术界将其划分为四个历程:东汉至西晋期间首次出现;东晋南北朝时继续发展;隋唐两朝时达到鼎盛;北宋前期式微,后至结束。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佛经翻译活动各具不同特点,而且,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杰出译者,为中国的佛经汉译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佛经翻译活动
1. 佛经翻译活动的特点
东汉至西晋时期,汉译佛经依据口述资料,然后录写转译。且早期所译佛经的原文多为西域语言,即中文史书所称的“胡语”,因此,最初的主译者大部分来自西域诸国。总体而言,因其并未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此阶段的翻译活动规模较小,译经活动由民間自发开展。受翻译活动经费限制,所译经文多为省时省力的短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翻译标准上,“文”“质”之争首现端倪,支谦便是“文”派代表者。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开始受到官方重视。支谦南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中心的南移。在此阶段,译者用玄学概念解释佛经,佛教逐渐本土化,中国译者层出不穷,道安、慧远等就是本土著名的佛教哲学家。此外,随着译经活动的开展,译者提出了更为系统的翻译标准,道安和鸠摩罗什可谓之杰出人物。
隋唐时期,翻译活动高度政治化,南北分派的佛教融合,佛经汉译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在此阶段,本国僧人成为译经活动的主力军,四大著名佛经翻译家,有两位出现在这个阶段,其一玄奘,被誉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第一大翻译家。然而,唐末武宗灭佛,佛经汉译中断,宋代恢复译经,但再也无法出现前代的盛况,翻译内容比较狭窄,浩浩荡荡的千年译经活动,终至衰落。
2. 代表译者
支谦,不仅将佛教传向南方,还在翻译风格上进行了革新。虽身处崇尚“质”译的时代,但他却更看重译文的可读性,这样就导致其部分译文失去了原文的文风。道安鉴于此,总结出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五失本”和“三不易”翻译原则。鸠摩罗什,精通汉梵双语,追求文质的和谐统一,其翻译质量远胜前代。与前代译经大师不同的是,玄奘试图在可读与存原意中寻求平衡,提出“五不翻”,即音译法。宋朝时,北天竺人天息灾,除奉敕译经外,还在译经院教授少年学习梵文,为北宋培养了大量的外语及翻译人才。
三、 佛经翻译活动的影响
持续千年的佛经汉译活动,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翻译高潮。中国化的佛教由此诞生,对语言文字、文学和翻译发展模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各语言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在音韵方面,隋朝时《切韵》书籍的问世证明了佛经汉译对汉语音韵方面的影响。其次,在词汇层面,音译法在创造新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梵语音译的大量佛教词汇融入汉语,如 “涅槃”“刹那”“般若”等,成了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而诸如“和尚”“世界”等词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最后,在句法层面,汉语中倒装句的出现就是该影响之例证,佛经汉译时,译者引入大量“于”字的被动句,比如“供养于诸佛”。由此可见,佛经翻译对汉语音韵、词汇、句法都曾产生影响,使汉语表达更加复杂。
在文学文化方面,佛经翻译活动的影响可谓之深远。宋朝时,佛经翻译活动由中断到恢复再至式微衰弱,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由译经活动催生的本土化佛教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诞生于明朝,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其中人物及故事情节均具佛教意蕴,比如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考究,其原型为西行求学的玄奘,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孙悟空,其名“悟空”,也蕴含着“万法皆空”的佛教观念。
在翻译发展模式上,佛经汉译的组织形式、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在不同时期各具特点。从一开始小规模的民间私译转为大规模、高度政治化的官译,从起初的文质之争到后来涌现的多元化翻译标准,从最初的直译到意译再到两者兼顾的翻译。当时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包括直译、意译、音译等,也为现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后世之思
无论何种翻译活动,核心必为“人”。不管是翻译活动的赞助者,还是译者本身,抑或是翻译作品的受众,“人”都是主体,而人的思想将决定翻译活动是否进行、进行什么以及如何进行。
依旧以佛经汉译举例论证,自东晋以来,出于不同的原因,大多数帝王都提倡佛教,因而佛经翻译长盛不衰,但唐武宗灭佛,佛经翻译便由此中断,赵匡胤喜佛,佛经翻译又得以发展。而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本身也应引起重视。纵观中国佛经翻译历史,关于中国译者是否以及何时居于主流这个问题,学者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佛经翻译千余年,真正懂西域和印度语言的本土僧侣并不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中国古人不重视外语学习。就连发展至如今,社会上也频频出现学习英语无用论此类的杂音。但细想而来,语言虽有“国界”,但学习无“国界”,不假外求、唯我独大的心理切不可再有,人不该因循守旧,忘记古之教训。而且在当今时代,学习语言的途径多种多样,以一颗包容好奇的心对待外来事物,明其本质,为我所用,才不会故步自封妄自发言。
参考文献
[1]贾丽丽.2017.浅谈中国佛经翻译发展史及其影响[J].英语广场,9:71-73.
[2]王力.2004.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3]王玉姝,王树海.2019.《西游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佛教意蕴[J].明清小说研究,3:78-92.
[4]谢天振,何绍斌.2013.简明中西翻译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杨卉,刘立宪.2012.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J].时代报告,177.
作者简介:贾思懿(1998—),女,汉族,河北张家口市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