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理论在人力资本初次定价中的应用_套利定价理论名词解释
时间:2018-12-31 21:03:0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人力资本初次定价是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达成合作协议的关键环节。本文应用效用理论构建了市场为主体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初次定价过程,分析了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双方风险规避程度和议价能力对人力资本初次定价的影响。
[关键词]人力资本 定价 效用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产值的贡献日益显著。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资本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有效地促进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有机融合。在人力资本流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人力资本定价。现代人才市场上人才与企业双向选择,在人力资本进入企业的初次定价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总是希望得到的报酬越多越好,作为人力资本的需求者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要取得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总是希望支付的代价越小越好。这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化定价的过程。本文从效用理论角度出发,构造了一个市场为主体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初次定价过程,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需求者对人力资本初次定价的影响因素。
一、基于效用理论的人力资本初次定价模型
人力资本初次定价是人力资本报酬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本文中人力资本的初次定价主要考虑其货币表现形式。做如下假设:
1.人力资本需求者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是风险规避型
2.企业给出的某类型人力资本的最高薪酬为Bmin
3.人力资本所有者可接受的最低薪酬为Smin
4.总的薪酬溢价为△V=Bmin-Smin
5.企业可获得的薪酬溢价为△VB
6.人力资本所有者可获得的薪酬溢价为△VS,则△VB+△VS=△V
则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其中,和是正常数,是双方的风险规避值。
总的效用函数为:(3)
其中λB和λS代表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议价能力,且λ=(λB,λS)≥0。
将式(1)、(2)和(4)代入式(3)得
要使总效用UT(△VB,△VS)最大,即:
将代入(5),并令,解得:
同理可解得:
故聘用价格 (8)
其中,表示企业获得的薪酬溢价的比例,表示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的薪酬溢价比例;表示转移溢价,当1,ω表示人力资本所有者给企业的转移溢价,反之<1表示企业给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转移溢价。
从式(6)、(7)可以得出如下经济含义:招聘双方获得的薪酬溢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分的的薪酬溢价,仅与他们的风险规避值有关,另一部分是转移溢价,与他们的风险规避值和议价能力都有关。具体地讲,第一,招聘双方分的的薪酬溢价仅与他们的风险规避值λB和λS有关。风险规避值高的一方将获得更少的薪酬溢价。第二,转移溢价ω与双方的风险规避值和议价能力有关。当λB/λS>γB/λS时,ω表示转移溢价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向企业转移,反之λB/λS<γB/λS时,ω表示转移溢价企业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转移。第三,当双方风险规避程度一样时,双方将平分获得的薪酬溢价,转移溢价是否由一方向另一方转移,仅根据他们的议价能力。第四,当双方具有相同的风险规避值和议价能力时,他们将平分薪酬溢价。最终资本定价 。
二、算例
假定A企业招聘中层管理人员B。A企业可给出的最高年薪为Bmin=15万元,前来应聘的B可以接受的最低年薪为10万元,双方风险规避值γB=3,γS=2,招聘双方的议价能力λB=0.6,λS=0.4。试确定聘用成交的薪酬。
根据模型计算得总的薪酬溢价:△V=15-10=5万元
企业获得的薪酬溢价:
该管理人员获得的薪酬溢价:
故最后薪酬定价为P=15-2.1622=12.8378
假定其他参数不变,分别对参λB数和γB进行敏感性分析。
对γB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说明,企业的风险规避程度γB越大,其获得的薪酬溢价越小,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的薪酬溢价越大,最终的薪酬成交价P越高。同理可以得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风险规避程度γS越大,其获得的薪酬溢价越小,企业获得的薪酬溢价越大。最终的人力资本薪酬定价P越低。
表2说明,企业的议价能力越大,其获得的溢价越大,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的薪酬溢价越小,最后人力资本薪酬定价P越低。
三、结束语
招聘中人力资本初次定价是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过程过程。本文应用效用理论建立了双方的议价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定量化的分析,揭示了企业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不同风险规避度和议价能力对人力资本初次定价的影响程度,为人力资本初次定价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彭勇行:管理决策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张霞等: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动态博弈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6):262~263
[3]王新华等: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8)67~69
[4]曹建安等:人力资本定价设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6,(5)28~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