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倾向测评 论职业倾向鉴定的价值及其实现
时间:2018-12-31 21:03:2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职业倾向鉴定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升学指导价值、新生选拔价值、导学价值、导改价值、认定价值、就业指导价值、人才推荐价值、自我认识价值、用工选择价值。开展职业倾向鉴定,必须回答鉴定对象是谁、由谁来实施、鉴定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来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职业倾向 职业倾向鉴定 价值 开展
职业倾向鉴定可以获得关于被测试者“自己到底重视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的信息。职业倾向鉴定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在相关领域开展职业倾向鉴定活动。本文拟对职业倾向鉴定的价值以及如何开展职业倾向鉴定略陈管见,以扣清音。
一、职业倾向鉴定的多维价值
1.升学指导价值、新生选拔价值
新生资格选拔是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实现过程的首要环节。从家长、学生角度分析,这一环节的对应部分是学生或家长选择高校、专业;从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工作角度分析,这一环节的对应部分是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的升学指导工作。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生选择报考志愿,虽然是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但大都是凭经验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或者仅仅凭着报考学校的社会评价,所选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来选择,较少从学生的职业倾向出发来选择。只有建立在对学生职业倾向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学校、专业的选择才是适合学生的选择。在选报高考志愿时,虽然有些家长、学生也考虑职业倾向,但是家长凭着日常观察和学生凭着自我感觉得来的职业倾向认识未必是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他们需要利用职业倾向鉴定工具科学地鉴定职业倾向。只有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鉴定,才能以对学生的职业倾向的科学了解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升学选择。大学新生原毕业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升学指导工作,特别是报考志愿的指导对毕业生的高考志愿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校开展的职业倾向鉴定工作有利于毕业生在掌握自身职业倾向的基础上选择报考学校。
职业倾向鉴定对高校具有选拔价值。高校实现其基本功能,首先要进行新生资格选拔。招生工作是高校的一件大事,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入学新生不仅在入学考试成绩上要达到要求,而且在职业倾向上要符合所报学校、专业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倾向一致,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如果所招新生的职业倾向不适合招生学校、专业的性质,就会使其专业学习受到来自学生职业倾向方面的阻抗,教育效果因此会事倍功半。试想,一个对植物栽培不感兴趣的学生怎能有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保证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严把招生关,重要举措就是对报考学生进行职业倾向鉴定,或者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职业倾向鉴定。
2.导学价值、导改价值
职业倾向鉴定对大学生在校学习具有导学价值。不可否认,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大学生的入学选择与他们的职业倾向是不一致的,由于这种不一致导致了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与所受的现实教育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使他们否定当前学习的价值,失去学习积极性。“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对他们进行职业倾向鉴定,使他们及时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以此为基础科学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这对他们的在校学习、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随着大学生自主选择意识的增强,许多学生为了拓宽自己将来的就业之路,他们渴望通过自学、选修课程等途径来增强自身多方面的职(专)业素质,这一部分学生渴望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于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所以,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倾向鉴定。
职业倾向鉴定对高校课程改革具有导改价值。学校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学生的职(专)业兴趣、需要。当代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强烈要求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希望从新课程体系、内容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高校应该努力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适合学生,例如,多开选修课、综合课、实践课。为了使课程改革切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在校生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合理开设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帮助大学生选课。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反映了他们的职业倾向。所以,高校科学地设置课程,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倾向鉴定。
3.认定价值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实现过程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质量进行认定。高职院校授予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基于对他们进行某种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定。通过职业倾向鉴定,高校可以了解大学毕业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发展水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倾向鉴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具有一定的价值。
4.就业指导价值、人才推荐价值
职业倾向鉴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诊断价值。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是就业市场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重要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它能够帮助、指导毕业生制定具有个人特点的就业计划,使他们顺利地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使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另外,有些用人单位基于对高校的信任以及节约人才招聘成本的需要,要求高校为自己提供适合本单位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办公室需要全面了解本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其中毕业生的个人职业倾向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它对于用人单位招聘到适合的人才、高校保持用人推荐信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倾向鉴定应该是高校就业指导、人才推荐的基础性工作。
5.自我认识价值、用工选择价值
高等教育衍生功能实现的首要环节就是人才输入。在目前“市场就业”机制的影响下,劳动力供求实行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不同的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身心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职业心理在不同纬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人们可以通过测量工具、测量程序等技术手段,确定个体的职业心理素质在不同纬度上的发展水平,将个体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身心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比较,尽可能使之多纬度地“相容”,即“人”与“职”匹配。职业倾向鉴定对“人”、“职”匹配,实现“人得其职、职得其人”的目标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大学生要实现人生价值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择业一方面需要从社会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出发选择,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作出选择。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找到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一定要明确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只有适合自己职业倾向的职业才是最有价值的职业。所以,职业倾向鉴定对大学生择业具有认识自我的价值。
对用人单位而言,职业倾向鉴定具有用工选拔的价值。用人单位根据空缺岗位的分析,应用职业倾向鉴定工具在众多求职者中选拔最合适的人选,即用工选拔。由此可见,职业倾向鉴定对用人单位有效地招聘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倾向鉴定对用人单位还具有安置就业的价值。用人单位通过职业倾向鉴定,根据求职者的职业心理特性,将求职者安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即安置就业。高等教育衍生功能实现的第二个环节就是人才使用。人才使用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岗位要求与人才职业兴趣、特长、人格的匹配程度,以职业倾向鉴定为基础的安置就业能够做到岗位要求与人才职业倾向的最佳匹配,所以职业倾向鉴定对人才使用的“人尽其才”也非常有意义。
二、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
关于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必须解答下列五个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正确、清晰的解答,职业倾向鉴定就不能有效的开展,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这五个问题是:职业倾向鉴定的对象是谁?由谁来实施?鉴定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来实施?以下是对上述问题的参考解答。
1.求学者、求职者是职业倾向鉴定的主要实施对象
高考升学指导的重要内容就是报考志愿的选择。高考志愿的选择是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者、学生共同参与,多方面权衡,最后形成报考志愿抉择的过程与结果。高考志愿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学生本人的职业倾向,因为“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学生的职业倾向是否匹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与大学生活是充实的、所学专业是有用的、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总体评价三个因素显著相关”。其实,主副修专业的选择、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的报考、选修课的选报、研究生志愿的报考等都需要依据个人的职业倾向。因此,求学者是职业倾向鉴定的重要实施对象。
求职者希望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特长的工作。面对着多种多样的工作岗位,如果求职者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可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求职者无论是就业,还是再就业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因此,求职者也是职业倾向鉴定的主要实施对象。
2.职业倾向鉴定主要由求学者、求职者、学校、用人单位等来实施
这里的求学者包括参加过高考的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也包括在校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等。为了报考符合自己的职业倾向的高校,为了有效地进行符合自己职业倾向的专(职)业学习,求学者可以自主地利用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效的职业倾向鉴定工具,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地进行自我职业倾向测定。求职者包括初次就业的大学生,也包括再就业的求职者、转岗者等。他们为了找寻到符合自己职业倾向的工作岗位,也需要自主地进行自我职业倾向鉴定。高中阶段学校为了有效地进行升学指导,有必要对即将升学的学生开展职业倾向鉴定。高校进行招生、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就业指导、考研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也需要对学生进职业倾向鉴定。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为了使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做事顺心、高效,在用工选拔和安置就业等环节上应该重视对求职者、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倾向鉴定。
3.职业倾向鉴定主要鉴定个人或群体的体质状况、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等方面
体质发展水平是心理的生理基础,是个体职业适应性形成的生理保证。它不仅体现在某些职业活动禁忌症问题上,也包括某些操作技能的生理前提等。个人对某种职业需要的情绪表现就是职业兴趣,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求职选择性和指向性。职业心理学家认为,选择职业,兴趣比能力更重要,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强大动力。人们在不同职业领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性,即职业人格,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个体的活动风格,它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能否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不同职业人格的人在某些职业领域会表现出不同的职业适应,不同的职业领域也会对职业人格提出不同要求。职业能力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具有水平不同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类型多样,与特定任务高相关。常见的特殊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颜色辨别能力、办公文书事务能力、口头指示语理解能力、反应时、速度知觉能力、手指灵巧性、手腕灵活性、手臂稳定性、双手协调性、双臂协调性等。以上因素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个体的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职业倾向鉴定主要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测量、评定。
4.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资源配置发展的产物
过去在升学指导、招生、专业、课程选择、就业指导等方面,往往凭经验办事,教育者经常根据“想当然”来指导学生的升学、就业选择,招生专业考试虽然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测定,但是并不能全面鉴定学生的职业倾向。由于高等教育从选拔到培养、从培养到认定再到向社会输送等环节,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倾向鉴定,影响了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求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职得其人、人得其职”的目标难以顺利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憾;在安置就业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在识别人才素质方面的落后性,造成人才使用的浪费等现象。高等教育的衍生功能因为人才输入、人才使用环节的失误难以有效地实现。职业心理倾向及其鉴定研究既提高了求学者、求职者、学校、用人单位等对职业倾向鉴定的重视,还为有效地进行职业倾向鉴定提供了科学的鉴定理论与工具。高等教育与人才配置因为职业倾向鉴定的介入而逐步科学化、现代化。所以,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旨在通过职业心理倾向鉴定向个人或群体的职业倾向的需求者,准确提供求学者或求职者的职业倾向信息,为升学指导、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就业指导、用工选拔、安置就业等服务,以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
5.宣传职业倾向鉴定的意义,开发职业倾向鉴定工具
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首先需要实施者与实施对象对职业倾向鉴定的性质、作用进行广泛、深刻、正确的认识,唯有如此,他们才能重视职业倾向鉴定,才能形成职业倾向鉴定的自觉意识,实施者才能基于自我需求自觉主动地、认真地开展职业倾向鉴定,实施对象才能有效地配合实施者进行职业倾向鉴定。因此,要广泛宣传职业倾向鉴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使职业倾向鉴定深入人心。这需要高校、用人单位、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共同努力。其次,职业倾向鉴定的开展需要开发、推广高信度、高效度的职业倾向鉴定工具。职业倾向鉴定工具对职业倾向鉴定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研究部门要加大职业倾向鉴定工具的开发力度,积极引介、修正国外有效的职业倾向鉴定工具,自行开发信度高、效度高的工具。不仅要把职业倾向鉴定所需的工具研制开发出来,还要及时、广泛地在全社会推广开来,满足全社会对职业倾向鉴定工具的需求。总之,只有人们认识了职业倾向鉴定的价值,又具备了开展职业倾向鉴定的工具条件,才能广泛地开展职业倾向鉴定工作。
参考文献:
[1]许丙东:职业倾向测试铺垫就业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1-05~23:2
[2]咸桂彩:职业心理倾向鉴定系统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2):41
[3]扬金梅咸桂彩张永哲程中:职业心理倾向结构及其测评模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5):21;18-19
[4]樊钱涛毛禹忠毛协群:大学生职业倾向及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2):15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