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大家谈:黑马乐园大家谈
时间:2019-02-02 06:30:13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里,人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很少有人不做发意外之财的梦,但那些打着意外之财幌子的,却往往是各种各样的投资陷阱。最近有不少读者提到自己受骗的经历和看法,《科学投资》希望为各位读者敲敲警钟。
应聘反而成了“股东”
我退休后总想找点事情挣点钱,偶然看到北京农展馆有招聘会就去了。当时看到一家场面特大的外国公司在招聘,而且提到欢迎退休职工就业。我觉得是个好机会,就填写了应聘资料,居然马上就得到了面试通知。这家公司的部长称,公司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金融服务公司,现在正卖原始股,过几个月就能在美国上市,上市后股价保准能翻几番,而且很多人都在抢购。我听信了对方天花乱坠的忽悠,最终没听家人劝告,糊涂地买了5万多元的原始股。后来才发现,公司老是兑现不了上市承诺,“股票”代码也是变来变去,5万元就这么被骗走了。
胡先生(61岁)
跟骗子过过招
我是做建材生意的。2004年的一天,我收到一家大公司寄来的资料,是新型防火材料、高分子设备和高分子布的产品宣传。一天后就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想在上海寻找一个代理商,希望和我们合作。我觉得有利可图就答应了。没过几天,有个自称是徐州部队的人打电话说需要2万米高分子布。我一听非常惊喜,算了算可以赚十几万元,当即打算跟那个生产厂家要货。但在家里人的建议下,我克制了自己的兴奋情绪,决定去对方所说的徐州部队考察一下。到了徐州,我给对方打电话问他部队在什么地方,但对方马上断掉了电话。我这才醒悟,对方原来是个骗子。在从徐州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跟周围的人聊起了这件事,他们说如果我没有来徐州,而跟对方签合同的话,合同条款一般这样规定,先付你30%押金,如果在3天之内不能完成交易,违约金就是总款的50%,算下来有100多万元。当然结果自然是厂家没有这么多货,对方就以此为由找你赔钱,不然就上法庭。看来我真是躲过了一劫。
卢女士(54岁)
电视购物小心上当
几个月前,公司开班车的孙师傅问我:“你说电视上那甩脂机管用吗?我也想买一台。”其实这事儿我还真研究过,觉得很不靠谱,被动运动能减肥吗?后来去健身房问我的教练,教练说:“能减!你照它那速度甩一年,能减0,8公斤脂肪。不过您那肌肉骨骼可全都完蛋了!”果然没过两天,媒体上就开始铺天盖地批判起形形色色的甩脂产品了。专家挨个出来论证,此种方法非但减不了肥,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我是正经学电视、做电视出身的。那么多天花乱坠的广告,一看画面就是经过后期处理的,竖着大拇指啧啧称好的消费者,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花钱雇的托儿,那些低劣的操作手法我们都见怪不怪了。可普通观众哪有这个辨识能力啊,这不等着被忽悠吗?
马先生(32岁)
惟一方法是别起贪念
现在各种以投资为诱饵的骗局已经泛滥,受骗上当的大有人在。骗人陷阱年年花样翻新:从高价倒卖一文不值的秘鲁币把戏,到传销各种各样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从无风险高回报的速生林投资,到一夜暴富的原始股骗局。手段越来越隐蔽,欺骗性也越来越强,而上当受骗的人也一茬接一茬,其中,退休的老年人有之,失业人员有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之,甚至还有不少名人。有的老人甚至把自己养老的保命钱给搭了进去。
其实,要防止上当受骗方法很简单,就是别起贪念,别整天做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毕竟,经济发展使各行各业的利润基本都进入了平均水平,暴利的机会已经很少。如果真有像那些骗子形容的那样能一夜暴富的话,他为什么不自己闷声发大财,非得嚷嚷着让地球人都知道呢?
宋小姐(27岁)
别掉进“概念”的陷阱
很多人都说减肥品忽悠消费者,实际上这是整个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共性。有人说,中国的营销精英都集中在减肥品行业了,因为没有什么行业的营销能像减肥品行业那样,跑肚脱水忽悠成排毒减肥、把恶心呕吐忽悠成清除垃圾、把腹胀肚疼忽悠成脂肪燃烧的。
坦白地说,我就是这些忽悠的始作俑者之一。当年我和一群策划人士为上海某保健茶写了60多篇广告软文,来来回回说的就是这个神奇无比的茶是怎样实现排毒减肥的。我们把一天多次通便的现象说成是排毒、排脂的效果,这个说法在当时很新鲜,一下就把消费者给镇住了。60篇软广告,在北京的主要报纸上反复刊登了大半年,花了不到100万元,上市当年就卖了1 000多万元。这个广告方式在我们这一行有个术语,叫“概念营销”。意思是不管产品的实际效果如何,只要能给它找到一个新鲜的说法,就能组织出一大套让人不得不信的理论把产品给炒火了。至于产品是不是真有那些功能,并不是销售者关心的。
孟先生(42岁)
有“零度保鲜”冰箱吗?
最近我家刚刚装修好,老冰箱太小了,想赶快张罗买一个新冰箱。早就听说今年冰箱市场上最惹眼的就是“零度保鲜”,于是我到市场上转了转,这才发现不转不知道,里面的道道真是不少。
从厂家发放的宣传资料看,“零度保鲜”技术可保持食物不低于零度,从而不结冰,可长久保鲜,而且营养丰富。乍一看确实不错,就在我下定决心要购买时,我爱人提醒我,还是货比三家看看再说吧。后来,有个促销员跟我推荐“软冷冻”冰箱,说他们的产品跟“零度保鲜”差不多,但价格要便宜很多。
那个促销员还说,所谓的冰箱可以“零度不结冰”的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学过物理的都知道,零度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箱的温度不可能做到纯零,然后就没有热量交换了。所有的冰箱都只能做到一个动态的温度,不结冰状态也是动态的。也就是说,“零度保鲜”冰箱也会结冰,只不过能动态将冰化掉了。这让我想起一知名家电厂商曾说过的一句话:“只要让消费者知道我的产品好就可以了,具体的细节他们也弄不懂。”
骆先生(48岁)
低价钻石的“猫腻”
我和老公受广告诱惑,前几天在北京东方新天地某著名钻石宫殿买了一对标价999元的情侣白金钻石对戒,由于指圈偏小,柜台小姐说可以到宫殿内的加工处进行“扩圈”处理,并保证说不会对戒指产生任何影响。于是我们分别将两只戒指扩大了2号。
开始我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但没过几天就发现,戒指经过扩圈的部分明显变黑了,老公的戒指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于是我们带上戒指和缴款凭证去找商家,一位客服经理称:因为顾客较多,加工时间不够,工序错误导致造成戒指变黑,并坚持说不退不换。幸亏我们去之前上网查过鉴定白金纯度的相关资料,鉴定方法是,纯度为95%的白金经火烧,应该是不变色,只有纯度低于70%的白金或者白银,经加热会变黑,也就是说,这款白金钻戒的纯度是低于70%的。后来经过近一小时的争论,对方才同意给我们退货。
王女士(29岁)
增高药害儿子变矮
我身高180厘米,在我们这代人里也算是高个儿了,但是,我10岁的儿子在同伴中身高并不突出,而且有些偏矮。我和爱人有些着急,就为儿子买了一种增高药。吃几个疗程后,儿子除了饭量增大和脸上长出了许多“青春痘”外,身高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后来,我觉得孩子可能是晚发育,也就没在意。
可4年过去了,儿子很多同学都长到了166厘米左右,儿子才150厘米左右。我们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才发现儿子因为服用了含有性激素的增高药,孩子已经提前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严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生长,现在过早发育导致骨骺基本闭合,长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更让我们内疚的是,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当时是因为营养不良而造成发育晚,如果按照我180厘米和孩子母亲166厘米的身高,按遗传因素预测,孩子最矮也得有175厘米的身高。真是被那些骗人的增高药害苦了!
刘先生(45岁)
买车上当的经历
买车,对这们工薪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大事,毕竟这是在整个家庭开支中除了房屋以外最大的,而我的买车经历却成了一生难忘的教训。
为了买车,我跑了一个多月的车市,看了很多车,最后挑花了眼,反而拿不定主意。后来,听说朋友在车市有熟人,在他那里买能比市面上便宜好几万元。当时我很兴奋,听说那个熟人是绵阳东风4S店的副总,我就把目标锁定了东风标致的206轿车。很快,朋友来电话说可以去付款了。因为是朋友的熟人,我就取了钱给朋友,让他全权代理此事。朋友交了钱后,告诉我2个月后才能提车。总算熬到了提车的日子,我却接到电话说那边车没到,要我等到“五一”。结果在4月26日,我才知道朋友的熟人涉嫌一起诈骗案被逮捕,我的车泡汤了。据说这起案子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绵阳的7县3区都有受害人,这个4s店的副总将这些车款全用在了炒期货上,结果赔了。我的朋友说没脸再见我们,我们的血汗钱就这样没了。
马先生(27岁)